近十幾年來,隨著輪胎需求增多,對橡膠抗氧劑使用量也逐漸擴大,表面看來,它的生產工藝并不復雜,由普通原料聚合而成,但產品組成 成分包含了了聚合物的不同程度,這是問題的關鍵,同時它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,也有些用戶好奇它的作用機理,那么今天抗氧劑廠家科澳化學就帶您來研究一下。
1.反應機理:目前普遍認為抗氧劑的合成過程包括兩大階段:首先是苯胺縮合生成單體2,2,4 三甲基 1,2 二氫化喹啉的過程;其次是單 體在酸催化下進行聚合的過程。從單體制備過程中生成的帶一個苯胺取代基的單體的結構看,其中的苯胺分子也有可能繼續與其縮合生成另一 個單體,從而形成二聚體。通常,縮合反應速度較慢,而聚合反應速度較快,所以獲得的產物是一種混合物而不是純粹的單體。關于單體的形成 過程,沈章平等人曾介紹過兩種可能的機理模型:一種苯胺首先直接縮合形成席夫堿,然后再進一步縮合成環;另一種是兩分子酮首先縮合形成 異亞丙基酮,然后它再與苯胺縮合成環。前反應是放熱的,在BF3·O(C2H5)2存在下,反應速度也較快,故需控制溫度不超過50℃。
2.雜質的形成及種類:在生成單體的過程中,還會發生很多副反應,根據早期的文獻報道,在抗氧劑中,當苯胺的摩爾比大、酸量少、含 水少時,容易形成2,2 二(4 氨基苯基)丙烷,反之則易形成喹啉類化合物。當胺與低碳酮縮合時易形成Ⅰ(見反應式),而當胺與高碳酮或環烷 酮縮合時則易形成Ⅱ(見反應式);當溫度更高如高于200℃時Ⅰ或Ⅱ與胺進一步縮合還會形成二氫化吖啶。
抗氧劑1098廠家科澳化學認為,在抗氧劑的合成中存在著多個不同的反應過程,反應的復雜性決定了產物成分的復雜性。而這些化和產物往往依賴一些高技術 的實驗支持及較高的花費成本進行研究,因此希望重視此項工作,提高研究技術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