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前舉行的全省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研討活動上,市教育局作為唯一一家作大會發言的設區市級教育局,介紹了我市在教育“雙減”中做好科學教育“加法”的經驗做法。持續實施青少年科學素養提升工程,切實提升科學教育質量,我市的科學教育走在了全省前列。
我市擁有中小學1474所,專職科學教師4236人,兼職科技輔導員1.75萬人。全市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達到100%,其中千兆網絡帶寬學校1100余所,“班班多媒體”普及率99%。中小學實驗室標準化率91.8%,建有機器人、創客等科學特色實驗室650個。現有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4家,省、市級科普教育基地153家。
在嚴格落實國家課程計劃,確保開齊開足開好科學教育8類課程的基礎上,我市大力推行場景式、體驗式、沉浸式、探究式學習,培養學生對科學創新的濃厚興趣。鼓勵各中小學圍繞科學普及、科技創新,因地、因時制宜開發開設校本課程,全市95%以上的中小學開設了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校本課程,總數超過1500節。同時,我市加快中小學常規實驗室的改造升級和數字化轉型,完善科技長廊、氣象站、天文臺等室外科技設施設備配備。近三年,改造陳舊實驗室391個,配備吊裝實驗室77個,新增特色實驗室231個,為中小學開展科技教育夯實了基礎。
為實現中小學科技創新活動全覆蓋,我市不斷創新競賽機制,面向廣大中小學生舉辦的各類科技競賽活動已連續20余年。近5年來,全市中小學生共獲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獎項1700余項,其中一、二等獎近900項;在省機器人競賽中獲金牌總數超過50枚;在國家級各類科技賽事中獲獎總數超過60項,有38所學校獲得全國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示范校稱號;在2023年第3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,我市有4個中學生項目代表河北省參賽,占全省四分之一。
為拓展中小學科學教育的深度和廣度,自2022年秋季學期起,我市還創造性開展了“社會各界優秀人物進校園,學生走進社會各類育人場所”的“雙進”活動,統籌社會各類優質科學教育資源,指導鼓勵學校積極聘請科技專家、科研領軍人物、高校教授等校外優秀人物進校開展科學教育。先后有2所科技館、159個科普教育基地和14所高校實驗室等校外科學教育場所參與到學生科技活動中來,1627名校外科技輔導員進校開展科學教育,由校外科技輔導員開設的科技社團活動達到869個。命名了28所與市科技館“館校共建”合作學校,學生走進各類校外科技場所累計達72萬人次。